認識台灣的地理 |
一、位置與範圍 |
位置:*亞洲大陸東南沿海,*太平洋西岸,*菲律賓北方,*琉球群島西南方。 包含:台灣本島以及附屬島嶼、澎湖群島、釣魚台列嶼、金門、馬祖、南海幾個海島,面積大約參萬陸仟平方公里。分屬於台灣省、台北市、高雄市、福建省金門縣、連江縣的馬祖。 |
二、地形 |
地形:以山地、丘陵、盆地、台地、平原為主體。例證:大甲溪流域發源於中央山脈向西切穿雪山山脈造成峭直的峽谷,再流經東勢丘陵、台中盆地、切過后里台地、在河口形成沖積平原,最後注入台灣海峽。 |
三、海岸與島嶼 |
海岸:東部海水卡深,高山深海相臨,沿岸平原狹窄。
離島:火山島:澎湖、綠島、蘭嶼。 |
四、天氣 |
天氣:短時間內大氣的狀況。
四項天氣因子: |
五、氣候 |
氣候:卡長時間內天氣的平均狀態。
三大因素: 北緯 23.5° 以北:副熱帶季風氣候。災害:乾旱、豪雨、颱風、寒害。 |
六、水文與土壤 |
年平均降雨量2500公釐。水資源:降雨所形成的地面水、地下水。 水資源用途:家庭用水、農業灌溉、魚類養殖、工業用水、觀光景點。 台灣的土壤主要有:母岩風化而成的磚紅壤、黃壤以及河川沖積的沖積土壤。 |
七、人口與人口成長 |
台灣人口的主要族群:閩南人、客家人、原住民(平地平埔族、高山九族)。 荷蘭占領及明鄭時代的人口大約一~二十萬人。清朝嘉慶年間大約一百九十萬人。 日治時期大約五百九十萬人。目前人口超過二千一百萬人。 |
八、人口分布與結構 |
台灣人口分佈:西部地區卡密。東部地區卡疏。台灣的人口密度600人/平方公里。 桃園縣大約1300人/平方公里。幼年人口比率逐年降低,老年人口比率逐年提高。 台灣產業人口結構:j農業大約10% k工業大約38% l服務業大約52%。 |
(參考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教科書)